老化痕迹在古陶瓷鉴定上的应用
(公安部原刑侦局局长、公安部古陶瓷老化痕迹学科研组组长、痕迹鉴定专家 刘文进行老化痕迹在古陶瓷上的应用)
(公安部原刑侦局局长刘文,中国公安大学微痕专家张惠芹,中国收藏家协会培训部主任孙欣,在古陶瓷痕迹鉴定培训授课后。)
刘文老局长与笔者
众所周知,世间万物达成熟之峰之后就走向老化,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古陶瓷由最朴素的自然之水、火、土结合而孕育化生,经过时间的淘洗之后,沉淀下来的不仅是外表看似温润古朴的美,还有发生在胎体、釉面等内部物质结构中的自然老化痕迹,与其他物质所必经的一样,它的成长和蜕变也有自己的规律。只要掌握了古陶瓷釉面的老化,气泡的变化,胎骨的的老化,彩料的老化等特征,再想分出古陶瓷的新与旧并不难。
公安部评审通过的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技术,应在古陶瓷鉴定上加以推广应用。现笔者将他们目前已经确定并应用的十种老化痕迹鉴定标准列举如下:1腐蚀线,2几何图形,3腐蚀坑点,4腐蚀斑块,5局部釉面脱落,6变色气泡,7破口气泡,8腐蚀网纹,9胎体析盐,10釉面混融。想用老化痕迹鉴定的藏友,可通过微观镜观察釉面的老化痕迹特征,反复比较,了解并掌握这十种老化痕迹的形貌特征。下面笔者提供几组在古陶瓷上常见的自然老化痕迹现象图,供藏友们参考。
1、腐蚀线:
注:腐蚀线、破口泡、钙化斑并存现象(200倍显微镜下)
注:腐蚀线、坑点、雾化斑、网状纹并存(200倍显微镜下)
2、几何图形:
注:元青花青料青面局部出现的几何图形、放射线几何图形(200倍放大)
3、腐蚀坑点痕:
注:宋 蓝釉釉面的坑点(200倍放大)
注:宋龙泉窑上的坑点斑(200倍放大)
注:宋汝窑标准器上的坑点斑(200倍放大)
4、腐蚀斑块:
注:釉下放射线斑与腐蚀线共存现象(500倍放大)
5、局部釉面脱落:
注:釉面脱落釉下析盐并存(200倍放大)
6、变色汽泡
注:(200放大下各种古瓷标本釉面上的变色包气泡)
7、破口气泡现象:
注:宋瓷标本上的部分破泡现象(200倍放大)
注:部分五代青瓷釉面上的破口气泡(500倍放大)
8、腐蚀网纹
注:元青花青料釉面上的链珠状网纹与钙化白斑并存(200倍放大)
注:宋钧窑釉面上的老化网状纹痕迹(200倍放大)
9、胎体析盐:
注:釉下析盐结晶现象(200倍放大)
注:开片处呈现析盐结晶体(200倍放大)
10、釉面混融与结晶现象
注:釉面混融现象(500倍放大)
注:釉面结晶与相混融现象
多种老化痕迹并存
注:北宋汝窑标本上多种痕迹并存(200倍放大)
注:元青花标本器上多种痕迹并存图(200放大)
注:宋钧窑多种痕迹并存图(200倍放大)
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是将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论应用到历史人文领域的具体体现现代考古学借用现代物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同论,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的价值判断,一旦将此方法推广开来,就能打破传统的古玩界只能唯某家之言马首是瞻的限制,跳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是根据物理学中的分子运动原理,借用高倍显微镜等先进的现代科学仪器,观察出老化痕迹的物质表现。在古玩领域,既有自然天成的,必也有仿制品。那么该如何区分人为做旧的物质表现和自然老化的物质表现?最便捷最无争议的便是借助科技手段,实证最具说服力。我们应用材料学的化学成分析法,物理学的分子结构变化原理,指纹学原理,可以得出古陶瓷DNA,基因是天生的,是不可仿的,这就是证据。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通过科学数据和痕迹迹象图片进行古陶瓷辨别和鉴定,是相对完善、科学的、更加可取的鉴定方式。当然,传统的鉴定方法也有其可取之处,不该被全盘否定,所以笔者认为,最佳的鉴定模式就是将传统鉴定方法及专业设备仪器这二者结合,以一种综合模式进行鉴定。笔者从两个角度将这一模式公式化为:宏观(时代风格+历史背景+各窑口各时期相应特征+出土信息)+微观(微痕)。如此一来,藏友们的顾虑便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文物司法鉴定提供的方法可谓是为大家提供了一条开阔明晰的路。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协会文创传统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