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长春市二道区
电话:长春市二道区
微信:15584415179
邮箱:15584415179

       沉睡在大地中几千年的古玉器,与土壤融合后再玉表上发生自然老化痕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历史感展示得淋漓尽致。“自然老化痕迹”不仅是一种沧桑感,更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由表及里的鉴真的证据。无论现代的造假者在材质和工艺方面如何乱真,终究无法改变因岁月积淀而逐渐形成的有层次、立体感、古老的质变过程。

       古玉器因为埋藏在土壤里,在土壤、温度、湿度、压力、酸碱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玉表整体或局部变软,并不断地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各种含氧化合物,这些氧化产物对玉器进行腐蚀和渗透,使之发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由于玉器埋藏在沙坑、土坑、泥坑、水坑、干坑、深坑、浅坑等不同的环境中,因此不同坑种出土的古玉表象千差万别,即使同坑出土的古玉也会因为在土中所处方位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别,直接反应在古玉的玉表上。

       正确判断一件古玉的真、伪,只用双眼来判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运用电子显微镜的科学技术,放大100倍左右来仔细观察古玉器玉表的自然老化痕迹。采用眼学与电子微观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够准确的对一件古玉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在对古玉器自然老化痕迹数年的研究中,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对数万件玉器的拍摄,总结出了古玉器玉表自然腐蚀痕迹的十六种特征。

       

01、玉表自然解理颗粒状,呈不规则多样化。

02、玉表自然腐蚀氧化,呈脉状侧光拍照有金属光泽,无贼光。

03、玉表解玉沙抛光痕,呈方向不一、长短不一、粗细不一、深浅不一。

04、玉表自然痕蚀网格纹及硬留软缩,均呈立体感,有台痕。

05、玉表自然腐蚀水草沁,为色色清晰,色色分离。

06、玉表自然腐蚀次生现象,似皮肤扎刺红肿,及条形状并有勾槽。

07、玉表自然随形裂,冰痕裂,边缘为圆润钝角。分层裂、隐裂,层次感强。

08、玉表自然腐蚀斑点、斑坑,形态大小各异,原土扒底。

09、玉表色变减缩,呈台痕状、包裹态,色变三过渡由重至轻。

10、玉表有机碳物质浸入,斜入肌理有过渡。

11、玉表自然脱皮现象,呈台阶、海岛状。

12、玉表自然腐蚀洞,口小肚大、洞中有洞、底有晶斑。

13、古玛瑙自然风化,呈现形似马蹄纹、指甲纹状。

14、古玉孔,孔圈边缘无小平面,为不规则状,孔内台痕态。

15、古玉内质质变,如同烂心苹果,呈现出皮紧内松现象。

16、玉表自然腐蚀针刺状、根系状、铁钉状,癣斑圈痕。




                                                                                                                                摘抄“红山古玉图典”关永增编著